目前分類:拳理偶得 (1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編按:
這是巴西一個截拳道館將李小龍在網路上流傳的教授弟子黐手的影片及自己實際演練片子結合,整個片長約1分30秒,其中李小龍的片段是這部原片中擷取下來(https://youtu.be/8xXC7-h4e9w)原片中最吸引人注意的是反而不是李小龍傳統的詠春拳黐手,而是影片一開始及約6分30秒的拍手練習,有的截拳道習練者稱之為traping hand(台灣截拳道稱為「安全三下」),trapping在英文字意中有設圈套誘捕之意,有利用手法讓對方進入我攻擊範圍進而封鎖及控制對手之意。而我們也可以常在李小龍的電影中看到他很常使用這一系列的手法。
在我練習的系統中,也有類似的訓練,雖然跟截拳道的方法及精神不是完全相同,而師公Gary Lam稱之為「十二拍手」的方式,是放在Level1的一個手法練習,在黐手及過手的訓練之後。

文章標籤

詠春拳圖書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按:
編按:網友將《歷史頻道》人體武器 節目中,介紹詠春的攻擊方式的動畫,與葉問系列電影中經典的招式場面結合剪輯,我想葉問系列電影會造成風潮,也是裡頭所有的招式較以往的武俠電影更寫實,更貼近人,不過我還是希望不要再拍《葉問4》了,再拍下去就跟黃飛鴻系列電影一樣了.......

文章標籤

詠春拳圖書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681029_1172069629523283_7650422418079824502_n13731446_1172069639523282_8682930943709307228_n

詠春拳訣有云:「力由地起,拳由心發」,很多初學詠春的朋友都知道,這個地力起於內拑之力,然則地力是如何從內拑之力運作出來的呢?很多人摸索了一陣子,始終沒有摸清這個「借地力」的概念,只覺得了完成了所謂的「結構」,就認為可以任意的將地力借上身打人,但事實上卻又不是那麼回事。

艦長習詠春已八年有餘,看人習練詠春也成了一種興趣,,說實在的,一個拑羊馬結構的完成,牽涉了許多的要點,但大部分的人在完成了「結構」後,是否能知這個「結構」是錯或是對,又變成了另一項重要的課題,因為錯誤假象的「死結構」,會讓手法、身法不靈外,還有可能因錯用而造成傷害,反之「活結構」除了能對手法、身法有如虎添翼之功外,還能收養身健體之效。

其中雖有許關竅,但最基本的還是於「胯」,胯有分內胯、外胯,而地力就是由藉由收內胯而拑「陽」後而起的地力,許多詠春初學者,通常夾的是「膝」而非胯,如此拑羊馬的重點便由本來應該的「胯」,轉變到了下半身的「膝」。 但並非說以「膝」完成的拑羊馬不能產生所謂的結構,由於詠春拳的結構是由許多「三角形」所組合而成,所以只要其中一個三角形能承受較以往還要巨大的力量時,往往造成初學「結構」完成的假象。

文章標籤

詠春拳圖書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看似招式簡單而平凡無奇的武術,事實上並不如表象上來的簡單,在歷代祖師們經過實證的鍛練後,已將外放的肢體收至內在,而傳下來的套路,在一般人的眼中,反而看不出其所以然,而需老師的口傳心授入室弟子,才能學習到的內在運作的心法,然而傳至後世,開枝散葉,各立分宗,幾經世道顛沛,內在的東西或有少許流傳、或已蕩然無存。

現代人習武依循流傳下來的外在套路,而未見其內在深層菁華關於身體運作的心法,通常會有二種下場,或練數年而徒勞無功,或練數年因未得法未能防身健體而反傷身。徒勞無功事小,傷身事大,說來說去都是講「身」,所謂心法,即為練「身」,先求得己「身」平衡,身平則心平,在不違且順從人體內在運作的方式行拳,則有防身及延年益壽之效,習練者先從了解自己身體,進而控制自己,方能了解如何控制他人身體,達到防身的效果,防身而不反傷己身。

文章標籤

詠春拳圖書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利用連假的時間,看了徐皓峰的《坐看重圍》電影《師父》武打設計一書,書雖以武打設計為副標,實為抒發在詠春及八卦兩門武學上的見解,其中對於傳武在練法及打法上的描述,就如在李仲軒口述,徐整理的《逝去的武林》,似明白又有些隱晦,但明白的人一看就知他在說什麼的訣竅。

文章標籤

詠春拳圖書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太師公黃淳樑講解小念頭

初學詠春時,曾聽到一個故事,葉問宗師的弟子張學健(http://www.hawkinscheung.com/,張學健是詠春拳葉問宗師的主要傳人之一,他曾在洛杉磯聖莫尼卡市開武館。現仍活躍於洛杉磯拳界,那裡有拳術活動那裡就有他的身影)有次想向葉問宗師請教問題,師兄弟告訴他,葉問宗師在樓上練拳,張學健上樓看見宗師正在打到小念頭一攤三伏,於是不打擾葉問宗師,便下樓與師兄弟聊天,想說宗師打完小念頭便會下樓來,這一等就是一個小時,張學健覺得奇怪,上樓再看,葉問宗師仍在做這個動作。

之後習練小念頭便這個方式做一攤三伏,又或許習時都是下班後疲倦加上洗完澡懶洋洋的關係,做起這個動作的時候,有幾次似乎有點進入一種有念頭,又好像沒有念頭的狀態,但身體是很輕鬆的,思緒似有似無,但這持續沒多久,我就因為站著差點睡著跌倒被嚇醒,看了時間,不知不覺這個動作竟然做了十五分鐘,而且精神好像變好了,這比起之前十分鐘打完小念頭收工的我,還有點得意,因為好像有點抓到練這套拳的「要訣」。

文章標籤

詠春拳圖書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yipmantansau.jpg 

上次寫了自己對二字拑羊馬的一些要領的體悟,香港的葉正系好友阿威將我的文章引用在部落格上,我們也討論了一些想法,尤其是阿威的師父基哥(葉正師父的高徒)在後面加的回應,我覺得真是幾句話就把二字拑羊馬的要領更完整的呈現,所以引用出來分享給大家:

其實就是怎麼站都好!就是要尾閭垂直!(尾龍骨成一直線!)再腳比肩略闊,雙手橫握拳平胸(高度和拉後也是)要有挺腰收腹的動作/意念,鉗膝(膝頭不可向外張開),提肛,(即是把臂股及大腿後面的肌肉收緊!)頭正(不可向前垂或抬起下巴)、目直(即眼向前平望)汞雙腳掌平放地上!跟著放鬆全身的肌肉!好像想坐下又未坐下的姿勢就成了!腦中不停的要自己放鬆和檢視自己有沒有做這動作/意念!PS.最重要是多練習,感覺自己的平衡和重心是否安定!是否放鬆,是否想著自己在做甚麼!

~~~摘錄自藍眼兔的奇幻文學圖書館

文章標籤

詠春拳圖書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二字拑羊馬怎麼蹲?看著很多新來的同學在開始學習詠春拳這種不同於其他傳統拳法的「大馬」,大多先是抱持著這麼小這麼窄,站起來彆彆扭扭的馬步,有什麼用處而心生疑問,但站了一會之後,當膝蓋開始痠了,身體開始僵了,又開始覺得練拳蹲馬真是件辛苦事。網路已經有許多講解正確二字拑羊馬站法及用法的文章,有興趣趣的人可以去冠中詠春(法度講解 - 二字拑羊馬)及華夏詠春(二字箝羊馬在搏擊時的用處)兩個網站看看,有很詳盡的解說。但看了文章後是否仍能抓到要領,以下是格主學習的心得及要點,編了一個口訣,提供大家參考:

開馬站約略肩寛
尾閭微收肛自提

文章標籤

詠春拳圖書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ARY LAM WINGCHUN-AN INTRODUCTION,   BY GREGORYE. LEBLANCTRANSLATEDBYA.HUANG
作者GREGORYE.LEBLANC
譯者黃教練
詠春拳功夫也許是在世界上最知名的武術,它來自中國南方被以極大的熱情散佈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宗師葉問由中國帶到香港,詠春拳 得到高度重視基於其高效率的戰鬥方法和許多著名的代表人物。其中一個最顯著的人物是葉問的第一代學生-已故黃淳樑。黃師公早年贏 得了60場比武為自己和詠春拳打出聲譽。成為葉問武館之教練後,他被認為是李小龍詠春拳主要的導師。黃師公也是很有成就的草藥醫 生,以及一個很搶手的書法家。 

詠春拳圖書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曉得朋友們最近有沒有看到「康貝特」的廣告,頗讓人印象深刻,裡頭有用到類似木人樁的東東,雖說他的劈劈劈,跟詠春拳對木人樁的拳理不太合,不過我想導演的創意,應該是從詠春拳的木人樁得來的靈感吧。
貼出來跟大家分享,順便預告,經過了一陣子約三個月沒有什麼主動更新及經營這個部落格,由於今年筆者遭遇到工作及身體上滿大的傷害,所以這陣子也荒癈了練習,也別說要收集資料寫些東西,過了大半年,這陣子紛亂的工作不順利漸穩定下來了,是該重拾興趣的時候了。

詠春拳圖書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外國的愛好詠春的網友製作的,各位同好可以下載來玩看看。

下載的網址如下:
http://www.themeworld.com/cgi-bin/preview.pl/themes/wingchun.zip

詠春拳圖書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最近看到有台灣製的木人樁,而且是不用釘牆壁和釘地板,而且重點是拆卸很方便又耐用的PVC木人樁,價格相較國外的同型的要四萬多元的,是很實惠的選擇,而且也值得鼓勵。
另外如有個人尺寸的需要,也可以跟該站的站長要求訂作 。
大家可以參考看看,該站有影片的木人樁下載。

詠春拳圖書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這陣子,工作忙,都沒上來寫些東西,當然啦,我也是想看看有沒有網友可以來點鼓勵或留言討論(好像不多:(),不過艦長最近有朋友在學食鶴,有機緣看到食鶴拳網站上及至善永春拳網站上的片子,看了以後,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及心得,也跟朋友交換過心得,最近有空會將想法寫出來,順便向朋友邀個稿。


詠春拳圖書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最近老師教了我一些其他練功的方法,但也多了個疑惑,大部分武術都講究含胸拔背,葉問系統的詠春,不知是否有刻意的要求,但我所收集的其他詠春的資料中,廣東一系的詠春的師父們,打起來大多也有含胸拔背,甚至駝背(我眼拙,看不出所以然。)

但若要練出真功夫,而不只是技巧,這含胸拔背是否真有必要呢?最近也剛好在網站上看到了一篇文章,網址如下,:

http://www.karate.com.tw/Tech/WangClass/TaiChi/chest/ChestSacrum.htm
含胸拔背 尾閭中正

詠春拳圖書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開始學詠春,老師最早教的拳,就是日字衝拳,這樣的揮拳法,對一個平常看人揮拳都是平拳,要不就勾拳的人眼裡,只有一個念頭─這種拳頭能打人嗎?開站這麼久了,還沒談拳理,總說不過去,總是寫歷史,總有點無聊,今天來談談拳理吧。

學拳的第一天,老師先從日字衝拳開始教,試揮了幾次,總覺得不太順手,這種拉到胸前之後,再將拳頭擺成像「日」的形狀,再用肘往前延中線推出的出拳方式,看起來沒什麼了不起,在旁練了一會,老師叫我打給他看:
「不對,不對,手要再往中間伸一些,拳頭沒有在中間!」
「有啊,我有揮在中間了啊?」
「那是人的眼睛的關係,在你看來似乎是中間,事實上揮右拳,要往左靠一些,揮左拳,要往右靠一些,你看鏡子揮就知道了。」

詠春拳圖書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說到木人樁,對於練詠春的人來說,就如同是一個在沒有老師和同門可以對練的時候的好老師,拳訣有云:「化拆求對手,有師更需求,無師無對手,鏡與樁中求。」可見木人樁對對平日單獨一人練習的重要,但是在台灣,要找個木人樁實在是不容易,像是一般武術用品店的木人樁,動輒就要17000元
其實,你現在有更好的選擇,台灣也有平價的木人樁了:
http://www.lai-o.com/
奇貨網

詠春拳圖書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藤圈是一個約30公分(約12英吋)的有彈性的圈圈,有用藤製的,也有用pvc做的,目前艦長在台灣的武術用品店問到的,都是練洪拳用的,通常都將90公分左右,不過在周遭的同好中,到是有聽聞有藤圈(真正藤製的藤圈),後來我透過管道拿到了PVC的,也就是請朋友至米機王拳館買的PVC製的,使用起來還滿不錯,但不知真的藤製的藤圈手感如何?藤圈的用法主要是讓你養成手歸中的習慣,讓你的手在小小的藤圈中活動,並進而提高上半身的柔軟度,由於我是屬於那種全身都很硬的人,剛開始練真的很累,不過這個小小藤圈,對於初學者到是滿有用的,可以讓自己的上半身靈活,並進而掌握出拳角度和靈活度。目前本站有放米機王及岑能詠春的部分藤圈練習方式,若各位有興趣,可以直接洽詢他們。文末有相關連結。

以下轉錄米機王黃念怡師父所寫的米機王藤圈手12式,同好可以看看學習掌握其中的訣竅:



詠春拳圖書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中國武術有些認識的人聽到「詠春拳」,通常的反應

是「女人拳 」、是由李小龍發揚光大的.. 我,一個35歲的中年男子,在往前看和往後看都有點吃力的年紀,怎麼會對詠春拳產生了興趣呢? 從小就是個功夫迷,但只要是五、六年級的男性友人,我想或多或少都會在諸葛四郎和李小龍的電影的影響下,有過那心中的大俠夢,但這個夢通常很快的就被 國中的課業壓力及雙親期待下,幻滅了, 「幻滅是成長的開始」,但一點點的武俠夢就在剛發芽未成長時,就被聯考制度給摧毀了。 

週遭的同年級的男性友人,有人開始將夢轉移至金庸大俠的超現實武俠世界,但由於跟宋元明清的歷史沾上了邊,可以跟父母說,這是優良的歷史讀物,在夜裡 廢寢忘食的讀,有些則加入了武學社團(非常少數,當然也看金大俠的書)繼續圓夢,但前提 不敢讓父母曉得,下課後在做什麼? 我算是前面那種的,高中時期,金大俠書中的降龍十八掌、一陽指,甚至看到梁羽生的《如來八法》《邪神門徒》(就是一般人熟知的如來神掌啦),不少大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倚紅偎翠的劇情,每天在腦海中上演...,伴我度過了慘綠的年少時光。 

詠春拳圖書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